詶李伯襄太史赠端研二首 其二

雕琢古云根,投将十赉存。泠然鸣佩响,拊处截肪温。

不谓焚鱼馆,能同抵鹊村。柔翰馀习在,珍重石交敦。

董其昌
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
猜你喜欢

一代遗民痛劫灰,闻师陡听笑声哀。

滇边山色俱无那,迸入苍浪泼墨来。

泪珠和墨写成书,词令风华绰有馀。但使玉台司笔札,也应唤作女相如。

三十年华一瞬中,汝今而立我成翁。关山遥隔频烦雁,琴瑟相谐诗兆熊。

建国持身能俭约,致知树志效工农。明朝喜看春梅发,聊藉诗筒作酒筒。

风烟一以别,把酒恋同游。人去江楼晚,帆飞海国秋。

青山驰远梦,黄菊动离愁。曾是沧洲客,能无念白鸥。

江行吾所爱,不敢厌长途。

薄日生花影,轻风老麦须。

晚潮人趁渡,春旆客寻酤。

却望青山远,青山有鹧鸪。

云雨匆匆,洞房当日曾相遇。暂来还去。无计留春住。

宝瑟重调,静听鸾弦语。休轻负。绮窗朱户。好做风光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