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里文儒盛,明时道术尊。一官成蠖屈,多士得龙门。
吏向淮南隐,经堪濠上论。因君访蒙叟,或有漆园存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松风太古声,欲写不可状。仰观空翠滴,俯听潮音壮。
岂惟尘虑涤,亦觉神情王。平生独往意,老矣天所放。
翳翳林竹间,山鸟时一唱。俗氛虽云远,勿起清净障。
麦黄秧碧百家衣,已热犹寒四月时。
雨复觅春无一寸,野蔷薇发酽燕腊。
一竅虚灵异谷神,达聪何事在红尘。
人间莫道无闻处,天听从今自我民。
寒夜冷。终日离愁如断梗。如断梗。日久春长,银瓶落井。
落梧惊梦凭谁醒。窗前窗后花枝影。花枝影。玉漏催残,孤灯半隐。
古木斜阳天远。浊酒一樽谁劝。侬悔太多情,顽石生生如愿。
憔悴。憔悴。落叶哀蝉凄怨。
帘幕低垂夜漏深,秋虫唧唧相悲吟。回纹织罢空弹泪,未必君心似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