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银汉期犹渺。讶今朝、人间牛女,桥成何早。妙誉天人三妹擅,前度刘郎还晓。
那待得、秋风吹到。试向玉卮娘子问,也低头、无语微微笑。
应听取,郎君了。
佳期择向朱明好。正薰风、荷香兰气,洞房清窅。隔巷停车知不事,咫尺仙源非杳。
易盼到、麻姑仙爪。闺里青山原解画,描新眉、莫遣新人恼。
须摹下,张家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