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秀色盈春野。怪觞筹、经旬不动,禾兴城下。屈指雕栏殷勤护,十五名姬欲嫁。
闲锁却、红情谁画。往日娱宾华裀地,解疏狂,一跃青骢马。
残醉好,梦中写。
乡心珍重遨头社。访河山、洛阳西去,沉香颓也。留取佳人倾国影,偏薄锦堂瑶榭。
信丽昼、何如娇夜。谷雨阑珊寒犹在,恐催花、专待能歌者。
韶景促,近初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