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画七首 其一

野人何以傲游子,流水声中把道书。拈向河梁岂无意,清时巢许不岩居。

董其昌
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
猜你喜欢

羡公朝夕挹浮邱,应笑吾曹窘若囚。尘外有谁攀逸驾,壶中何处著闲愁。

心休已得天真乐,身退犹存国事忧。积善由来神所劳,坐膺全福不须求。

卧龙山下,映明妆十里,粉红蛾绿。中有仙姿犹独立,淡比霜前白菊。

听说新春,笙箫十院,并唱乘鸾曲。钗声花气,只愁消尽君福。

当日鹤市曾游,馆娃人一笑,许迎金犊。五夜西风三月雨,惆怅看花杜牧。

山影眉同,波光眼似,君笑吾当哭。此情休问,铜荷泪飐残烛。

积翠澄波阔,披香暖殿开。天低烽火树,日动蔓金苔。

獭髓匀犹湿,羊车过不回。剩陈列女史,万一汉皇来。

一杖经行处,云峰尽日间。小桥傍竹坞,欹石乱松关。

月色偏宜水,秋光常在山。黄花新酿熟,相共白衣还。

云蔼远山风送雨,一薕高揭暑咸收。太平无事民康日,正在调和理顺秋。

丧胆岩上人,怖死岩下人。

周道自砥直,何枉不问津。

人生贵适意,毋容矫吾真。

渊明兀馀年,漉酒乃一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