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蕙兰真异卉,沦谪自仙乡。玉女身原幻,琼葩质本芳。
楼居因旧习,生小喜深藏。清净观书卷,娇憨弄晓妆。
乌眸同点漆,皓腕比凝霜。眉似远山妩,发如飞瀑凉。
歌喉尤宛转,舞袖最轻扬。邂逅庚辰岁,周旋翰墨场。
接龙矜秀句,倚马就华章。日月网中没,乾坤醉里忘。
学诗称弟子,因梦叩檀郎。红豆相思始,青衫故态狂。
临屏偷下泪,入室更回肠。鸩鸟虚传信,雎鸠绝引吭。
晤言如梦寐,怀抱释关防。解佩闻仙侣,吹箫忆凤凰。
定情当此夕,忘我在何方。哀乐故相递,酸辛还备尝。
疑猜无止息,逼迫有爷娘。玉箸啼常苦,金钿誓未妨。
西湖空想望,蜀道独彷徨。幸得双丝网,何如费长房。
心劳婴疢疾,骨瘦广衣裳。关塞梦魂返,枫林江水长。
此情曾不改,一任小沧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