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里拈将楚客词,登山临水送新知。苍苍葭荻三千里,尽是怀人入梦时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魁儒畴昔降神时,紫水黄云天命之。世远山川长寂寂,投壶谁唱代兴诗。
排阵纵横趁朔风,南来一路总书空。象形每见人文焕,会意原知岛箓工。
淡没芦花疑曳白,斜临枫叶欲题红。数行若过留名塔,更羡凌云笔势雄。
面垢发髼松,唇枯墨正浓。斯儿能造句,诸老弗愁庸。
早绿宜栽韭,晚青须种松。君侯不王谢,何所得优龙。
誉处千钧重,文章一世雄。
诗工穿月胁,檄好愈头风。
北岳关山碧,南州荔子红。
使君今北海,还许一樽同。
笠泽渔帆翠叶轻,洞庭山色青螺小。
高帝开江左,如天有太阳。
迎归皇太后,放出小流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