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水光定相何精微,咫尺万里洪涛飞。龙腾凤翥永兴笔,率更太瘦常山肥。
千秋书画此双绝,吴仙名字还依稀。柏林老佛去已久,茶香尚可疗朝饥。
雏僧八十瘦如鹄,坐看冻晷关柴扉。松明活火烧石鼎,满庭柏子香霏霏。
曼殊宝地花没膝,诸天龙象纷成围。笑我枯肠自搜索,霅然风雨生裳衣。
从游倜傥得二子,如出洼水新受鞿。乘风破浪自兹始,瀛海荡荡相依归。
依然阁署滕王字。江风夜吹鸱尾。画槛摧丹,文窗卸绿,前日何人曾倚。
惊涛四起。把眉阔西山,拍残妆翠。几许帆樯,问谁颜鬓最憔悴。
咸亨年少俊笔,已将歌舞事,都付秋水。浩劫千年,危甍换昔,聊识霞天馀意。
尘情暂洗。待宗浪淩风,阮途收泪。漫惹閒愁,又搀凭眺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