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食同千里,分襟此一时。烟沙征路远,风雨客帆迟。
乡梦随芳草,春愁带柳枝。平生任慷慨,能不洒临岐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身似鹪鹩寄远林,仍将病骨卜晴阴。
有情缘堕有情法,无处云知无处心。
棋对僧窗时自纵,诗传人口不堪吟。
感君裁鉴多清赏,收拾焦桐爨下琴。
晶晶秋光水上过,微茫树影下陂陀。地连吴楚湍澜阔,天入淮扬风雨多。
沙际渐看飞鹳鹭,湖心犹自走鼋鼍。清霜白露沾衰草,萧瑟应回万里波。
昔有颜光禄,依稀即此翁。
祖传孙愈盛,官与姓皆忠。
遗训言犹在,楞伽读未终。
遥知空巷送,笳鼓咽城东。
琐尾流离廿四霜。年年送客在他乡。峨崃山色雨茫茫。
驿柳依依如怨别,垂丝十尺系斜阳。离情更比柳丝长。
明韫浯溪上,高悬洞府阴。润疑磨碧玉,坚想铸黄金。
日月流光彩,山川入照临。龙精腾变化,虎穴露嵚崟。
朗鉴天文丽,虚涵地脉深。须髯窥老狖,毛羽认栖禽。
玉女曾遥对,湘君费远寻。菱开朝炯炯,凤去夜沉沉。
苔藓那能蚀,尘埃莫漫侵。千秋如献录,万里烛丹心。
传者不足信,见景胜如闻。一水远赴海,两山高入云。
鱼龙晴自戏,猿狖晚成群。醉酒斜阳下,离心草自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