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食同千里,分襟此一时。烟沙征路远,风雨客帆迟。
乡梦随芳草,春愁带柳枝。平生任慷慨,能不洒临岐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迢递湘江道,维舟指驿亭。草生两岸绿,天近数峰青。
夜雨连云梦,微风过洞庭。舆人诵新政,倾耳若为听。
赋就阳春雪满林,地分清切主恩深。閒曹亦是调羹侣,小技终成奏缶音。
万里乾坤眼欲尽,百年意气酒重斟。只愁灞上仍如戏,到处腥膻入塞侵。
万古消沈尽,浮云事几场。酣歌颓醉玉,休得问兴亡。
秋水为神玉为骨,山矾是弟梅是兄。恍然坐我水仙府,吾与汝曹俱眼明。
丛薄被烟皋,径路纡且微。秋风振乔柯,绿叶渐以稀。
日入群动息,林深众响归。君看栖枝鸟,大小必相依。
撷秀斗群芳,兼收百药良。
不因仁及物,庶草曷蕃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