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曹源 其二

儒冠道履释袈裟,百劫庄严不受些。笑倒灵山临末会,生平伎俩一株花。

董其昌
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
猜你喜欢

来时才卖木犀花,卖到梅花未返家。

作客悠悠有何好,定应诗兴在天涯。

吾慕韩昌黎,文章妙百世。体物语尤工,赋竹誇清閟。

唯我独好之,则亦有深意。虚中可受道,贯时无险易。

复苦魏文贞,直节而妩媚。伊馀清閟中,赏玩有遗味。

自随野意订山行,香学楠花白水生。

借得风来帆便饱,隔溪新度一声莺。

君家鸿藻擅清词,群从谁教和竹枝。风悄疏棂寒促膝,霜残红叶夜弹棋。

却疑灵运池塘梦,还似高唐暮雨时。伐木诗成应自好,故人秋月枉相期。

行年七十化,聩景亦乘时。

日近尤为崇,雷轰尚弗知。

顾多居士病,赖有宁馨儿。

若得都无听,唯哦见赠诗。

时止则须止,时行则可行。

时行与时止,人力莫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