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去秋林空,沙际石濑响。好随飞鸟归,一路山烟上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风送轻帆浪送船,神游万里水中天。鱼龙吹雨三更后,星月怜人午夜前。
梦涉关山犹惴惴,起看烟水尚绵绵。贤劳讵敢言王事,虎穴频探已数年。
鸿雁隔春水,鹡鸰宿浅沙。翻飞共迟暮,终尔栖云霞。
吾音读禹贡,梦寐怀峄山。今我履真境,亲见胜陈编。
古来穷理人,诣道亦复然。归来束六籍,面北坐九年。
忆昔相逢春莫天,道傍杨柳尽飞绵。池鱼出水将三尺,竹笋成林又一年。
高士已成招隐赋,行人未办买山钱。野堂灯火清秋夜,何日联床听雨眠。
春皇抚宇宙,仁气被园林。
草木怀元宠,松柏抱常心。
揽观万物表,有觉咏时禽。
一劝君沽酒,一起予投簪。
小人畏罪罟,澡雪奉官箴。
鸡鸣风雨晦,鹤鸣涧谷阴。
维此方寸宝,日月所照临。
泽蒲渐绿弱,山桃破红深。
永怀寂寞人,黄卷事幽寻。
虚窗驰野马,宴坐醉古今。
鸳鸯求好匹,笙磬和同音。
何时闻笑语,清夜对横琴。
洞中石乳色如霜,欲煮刀圭未得方。叹息此生来已晚,更将残命笑嵇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