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〔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〕
〔张茂先神女赋序曰。魏济北从事弦超。嘉平中。夜梦神
女来。
自称天上玉女。姓成公。字智琼。东郡人。早失父母。天
地哀其
孤苦。令得下嫁。后三四日一来。即乘辎[车并]。衣罗
绮。智
琼能隐其形。不能藏其声。且芬香达于室宇。颇为人知。
一旦。
神女别去。留赠裙衫[衤两]裆。述征记曰。魏嘉平中。
有神女
成公智琼。降弦超。同室疑其有奸。智琼乃绝。后五年。
超使将
之洛西。至济北渔山下陷上。①遥望曲道头。有车马似智
琼。果
是。至洛。克复旧好。唐王勃杂曲曰。智琼神女。来访文
君。按
十道志云。渔山一名吾山。汉武帝过渔山。作[夸瓜]子
歌云。
吾山平兮巨野溢。是也。〕
①笺注本“陷”作“陌”,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