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嘉游成畴昔,企叹奄方今。金闺郁龙种,玉山宛鸾吟。
迟向深秋兴,摇荡先春心。足知襟带敞,遂及松桧阴。
大云峙霜萼,虚室函霄岑。缅彼鹤上客,所怀玉浆斟。
声息坠人间,羁绁逮幽林。无乃大还诀,犹为陆海沈。
宁含衣中珠,抚兹弦外琴。天问固难酬,孤心还自谌。
愿言云关闭,勿惊雪发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