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驱海若作金墉,宪府秋蒐壮折冲。猛士何来因买骏,檄文挥去总雕龙。
水犀练取三千甲,天堑宁论百二重。老我雄心犹未尽,欣逢父老睹军容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白波叠玉荷如钱,绡户织月疑空烟。青虫挑鬟受花露,丹鸟入幕栖芸编。
疏桐垂阴下苔井,雨去新蝉一声警。兰堂夜静还独开,小玉眠凉抱枝影。
蜀门郁遐阻,燕碣远参差。独标千丈峻,共起百重危。
镜峰含月魄,盖岭逼云枝。徒然抱贞介,填海竟谁知。
麦风吹雨正徘徊,忽报书从郡阁来。道薄谬应宗伯选,
诗成徒费谢公才。九霄示路空知感,十上惊魂尚未回。
胜寄幸容溪馆宿,龙钟惭见妓筵开。倘期霁后陪新兴,
一滴还须当一杯。
仙尉怀黄绶,言承宠泽深。栏边行射鸭,堂上助弹琴。
腊雪融征骑,春堤弄早禽。都门将别处,柳色正垂金。
忽报恽生殉,凄然双泪流。人皆有一死,君已重千秋。
苦行嗟谁及,雄文自此休。剧怜狐媚子,对汝亦颜羞。
文若忠于操,嘉宾谄事温。晦翁叹难嗣,坡老惜无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