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陈家紫荔种别致,熟遍名园请君嗜。琼液直分甘露香,绛囊真夺樱桃媚。
攀枝一啖三百颗,主人致客长少备。视彼馈李钻核人,千秋应足使之愧。
树阴匝地惠风生,五日先期快扬觯。枝头好鸟迭笙簧,两部奇蛙佐鼓吹。
兰亭梓泽同此欢,无诗必罚不少迟。或坐或立或狂歌,袒跣欹斜酣谑戏。
兴庆池南草有无,可能立醒诸君醉。归路红灯拥簇簇,夜来应免逻卒谇。
平明题诗缄寄予,爱我耽吟肯遐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