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国驱朝节,清时抚霸图。阵云犹壁垒,燐火或菰蒲。
龙战何年事,鸿归后夜孤。繇来今古意,偏自集征途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淮南望近八公山,玉佩仙人缥缈间。丛桂好歌招隐赋,轻舟应未许空还。
分笼樱初罢,系枝铃仨圆。素手荐新雨,霏香乱瑛槃。
东园西园载酒,坐想露嚼风餐。旧约曾骤雕鞍。花里闭门看。
缀蜡书未达,缄别味馀酸。相如赋懒,渴怀愁绝眉山。
胜天涯春老,堂阴翠晚,梦魂还泊湖上船。
兰月如烟。夜深人静,凉露涓涓。一摺朱栏,几竿翠竹,倩影堪怜。
盈盈小立风前。病新起、钗横髻偏。淡墨裙儿,褪红衫子,画里婵娟。
移得霜根趁雨栽,墙阴踏破一方苔。甫能引汝清风到,未暇招渠俗子来。
猿讶便当书案立,鹤知早避钓船回。不妨更了岁寒计,早晚栽松兼种梅。
东坡留砚更留铭,湖叟能谈旧事听。欲访风流贤太守,青山何处夕阳亭?
相随不觉远,直到暮烟中。
恐嗔归得晚,今日打头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