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浦稽天浸,商风动地号。何来南郭籁,怪底伍胥涛。
捐佩情何极,搥楼兴亦豪。不谙山水趣,乡思若为陶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编萑以苴猪,瑾涂以涂之。
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。
悬知合浦人,长诵东坡诗。
好在真一酒,为我醉宗资。
茅亭窗外放新荷,小沼薰风起细波。赤日行空浑不识,垂杨满地绿阴多。
住山仍黑瘦,瓶锡极萧然。
顶发千茎雪,跏趺一缕烟。
禅堪拈出众,诗亦长于前。
烧尽西窗烛,相看各不眠。
病卧瘴云间,莓苔渍竹关。孤吟牛渚月,老忆洞庭山。
壮志潜消尽,淳风竟未还。今朝忽相遇,执手一开颜。
来寻万古意,聊结此生缘。
久视都无物,中间只见天。
灵根何处觅,露液晓初鲜。
白发今如此,扪松忆少年。
丹崖藏淑气,白日涌灵葩。百本俱擎露,千林竞照霞。
瑶池仙母住,勾曲羽人誇。宁似商山客,成功翌汉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