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邑民三万家,四边湖海绕。家家勤穑事,市井商游少。
荐岁逢水沴,饥劳何扰扰。我来忝抚字,见此心如捣。
去秋仅有年,膏田尚停潦。今幸风雨调,皆话天时好。
春喜鹊巢低,夏更蝉声早。秧船拿参差,葑岸萦回缭。
艺插暮更急,车响转清晓。纺筥犹挂壁,何暇张鱼鸟。
我时行近郊,小艇穿萍藻。渚长葭薍深,野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