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语名花鸟亦猜,陇山飞翠薄妆台。可知楚客高唐赋,输与渔阳鼓吏来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流落天涯怀海涯,旧山终日恨归迟。
思量却得蹉跎力,会尽人间一肚皮。
卧不能安坐到明,起来童子强扶行。薰风紫笋都催老,细雨黄梅未放晴。
语燕似传今日事,吠蛙还作去年声。馀龄断送知何物,不问书生问曲生。
刻猴虽言巧,辩对今知章。且欣共卮酒,勿道滥衣裳。
西风又到洗妆楼,衰草连天落日愁。瓦砾数堆樵唱晚,凉云几片燕惊秋。
繁华一刻人偏峦,呜咽千年水不流。借问累累荒冢畔,几人耕出玉搔头。
昨岁逢僧话竹楼,重来惊见雪盈头。杜鹃花老人天梦,黄鹤山空禾黍秋。
壁破字随风雨去,珠还像借鬼神留。夕阳莫漫催归骑,凉月松风好夜游。
醴泉何代启仙源,石瓮濒招汲满樽。灵异还同芝草瑞,春游堪拟杏花村。
论人应不笑糟粕,田父无妨贮瓦盆。世味任从甘淡泊,莫令沉醉送朝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