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语名花鸟亦猜,陇山飞翠薄妆台。可知楚客高唐赋,输与渔阳鼓吏来。
董其昌(1555—1636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松江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)人,明代书画家。万历十七年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卒后谥“文敏”。董其昌擅画山水,师法董源、巨然、黄公望、倪瓒,笔致清秀中和,恬静疏旷;用墨明洁隽朗,温敦淡荡;青绿设色,古朴典雅。以佛家禅宗喻画,倡“南北宗”论,为“华亭画派”杰出代表,兼有“颜骨赵姿”之美。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。书法出入晋唐,自成一格,能诗文。
坡山渡口春草齐,番山谢豹山中啼。可怜一夜潇潇雨,犹向东风忆蜀西。
北风吹宿雾,天宇何寥廓!罗浮众仙人,为我开云幕。
簪笏非素心,泉石有夙约。得所自得生,忘景亦忘乐。
城闉未尽忽田家,心远林塘近不哗。往事仍栽彭泽柳,故人分种洛阳花。
看山倚杖移长昼,拂石开尊驻晚霞。莫道尚平婚娶毕,更劳耕稼送年华。
疾痛通身浃五旬,茅堂长卧欲穿裀。门前两径从青草,天际三间自白云。
驹隙光阴知可念,中和事业□无闻。强书白鹿诸贤辈,好惜烟霞洞口春。
雷雨过前溪,竹色犹黯惨。泥中有龙孙,戢戢露头颔。
策蹇渡桥春雨余,乱山缺处草亭孤。
不知何许丹青手,画我当年入蜀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