迩来萧索不堪闻,笔砚虽疏尚未焚。幸得甘霖扶秀实,好留衰骨共芳群。
食新屡饱无穷惠,吐故连收有韵文。桂树垂垂应伴月,可容豪兴席中分。
(1557—1630)明常州府江阴人,本名鹗翀,后以字行,更字贯之。诸生,多识古文奇字,早谢举业,家世力耕。好购书,积书日益,仿宋晁氏、尤氏目录,自为铨次,发凡起例。补阙正讹,校雠同异,虽病不辍,尝助钱谦益撰《明史》。
青幡乍帖宜春字,翠旆初迎入律风。
一有元良昭大庆,问安长在紫宸中。
一茎秋际草,羽化出芳洲。笑杀然脐照,欢同秉烛游。
争光星点点,弄月夜悠悠。自有冰心在,平生岂暗投。
狂风朝不定,急雨暮相连。丽泽已春意,浓寒犹腊天。
红炉双酒艇,清夜一诗篇。不见东江客,临风意惘然。
歌阕散雕筵,膺舟是谪仙。秦亭临断岸,楚水浸遥天。
魏阙瞻湖上,长安指日边。綵旌随目远,一向立风前。
肯为酴醿题好句,句成更肯轻相付。
明年公对紫薇花,欲得此诗无觅处。
词源倾写峡江流,曾蹋槐花月里游。梅岭诗篇一瓯雪,芹宫书册四山秋。
明珠小借枯崖润,美玉那无善价酬。再战定穿三级浪,丝鞭席帽拜新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