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何萧萧,游子叹远行。川途曷云极,去去凌南溟。
俯仰夙昔怀,岁月忽已征。炎方多瘴疠,胡为君久停。
相望不相即,各言崇令名。在远苟无亏,转见千秋情。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历历长亭过眼频,浮家一舸日随身。江山不苦南征客,星斗应怜北望人。
剑匣只依书裹住,酒杯全亚药炉亲。床头历日閒拈看,一岁无端半已陈。
阊阖门边酒共倾,依依酬劝忽分征。却愁此别成南北,谁道他时隔死生!
十载黄垆豪士骨,千秋青史党人名。白头太傅肠犹热,手把家书倍怆情。
四海广大万山立,奇怪崷崒几岩石。
弃而达者庸有之,爱乐每恨沙土蚀。
忽然一旦获所遇,刮垢磨光呈美质。
骚人讽诵脱诸口,世宝不减和氏壁。
东坡居士岂好奇,偶尔得之心良怡。
巨盆沃以清涟漪,脉络雪浪从横施。
平生我屡哦此诗,恨不见石心飞驰。
何人志古墨写迹,剡藤染就贴东壁。
似是而非不可知,诵诗对画长嗟咨。
九重颁历纪王正,宇宙今朝又一春。五夜仁风回草木,千年佳会庆君臣。
海天浩浩皇图广,钟阜巍巍圣德尊。生遇太平无以报,惟知一饭不忘恩。
赵州当日少谦光,不出三门见赵王。争似金山无量相,大千都是一禅床。
楚江茫茫新雨霁,残云蹙作鱼鳞细。
老翁短楫去若飞,我欲从之已天际。
从之不可况共语,醉眼知渠轻一世。
直钓去饵五十年,此意宁为得鱼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