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晚来恃好,映斜阳、二十四峰交错。依约红墙林外寺,楼阁参差飞舞。
渔笛吹残,雁行初起,野艇冲烟渡。澄波如练,落霞远趁孤骛。
楚楚。返照晴岚,涂金刷翠,极目山无数。浓抹淡妆秋万里,冷到江头枫树。
江水长流,碧山无恙,阅尽狂今古。锦奴名字,千年片纸留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