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门杂咏 其四

一座山僧伴一回,薄游如卧小崔嵬。永和遗帖停云散,王氏新碑染翰开。

看竹有楼随地主,乘风无阁待朋来。眼前兴废都相似,莫遣空林放酒杯。

刘宗周
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
猜你喜欢

洞庭春水绿,衡阳旅雁归。差池高复下,欲向龙门飞。

轮光缺不半,扇形出将圆。流光照漭瀁,波动映沦涟。

新分菊本自锄山,手缚枯藤作矮阑。

比似著书空用力,种花犹得一年看。

秋色愁肠夜乍寒,偶从看月一凭栏。海潮白拥江门雪,榴累朱悬洞府丹。

林野总沾新雨露,闾阎仍苦旧凋残。爽鸠此日春将半,何得馀波动地欢。

时事忧晁贾,骚心怨景唐。检书过日暮,望远及秋凉。

草野谁清讥,兵农泥古方。崇兰饱霜露,耿耿叹凋伤。

绪官承盛世。

逢恩侍英王。

结剑从深景。

抚袖逐曾光。

暮情郁无已。

流望在川阳。

平原忽超远。

参差见南湘。

何如塞北阴。

云鸿尽来鸿。

擥镜照愁色。

徒坐引忧方。

山中如未夕。

无使桂叶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