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未到春归,且从春乐,乐游游宴。修禊人来,流觞水曲,更沸天弦管。
桃花汛后,华林园外,那有等閒莺燕。落蛮荒、绮罗裙屐,年少升平俱远。
江湖满地,清明作客,身共时光流转。琴谱南风,筵开东洛,盛会无缘见。
衰颜白发,排愁无力,空负采兰心眼。稽故事、金人捧剑,霸图待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