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去空悲三上书,自言工瑟未工馀。天将斗柄回春旦,地与河流出旧渠。
世道已看图凤杳,功名先辨鼎牛虚。十年一壑仍无用,辜负君恩自废除。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秋雨连三昼,羸骖驱不前。气昏吁可怕,云断复相连。
风急时翻盖,泥暄懒著鞭。穷途不须问,吾道付高天。
使君设醮天皇格,道士陈章玉女开。遂遣赤松来作雨,更教玄武下乘雷。
凉飙细拂花间入,润色新从草际回。岂但农夫堪一饱,野人亦有酒盈杯。
汉月生银海,高秋几度圆。清笳吹不堕,一半入明天。
远客牵归思,征衣徒自怜。玉关回首夜,临望转凄然。
东瓯布衣识绝伦,黎洲以后一天民。我非狂生生自云,诗成独泣问麒麟。
木人岭上歌,石女溪边舞。
明月共同途,无私照今古。
海棠未开颜太娇,碎春心、随风荡摇。莫道开时更好,正愁人、一片粉飘。
夜深自起移灯照,影玲珑、丰韵最饶。待到花飞子结,尚思量、红萼翠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