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翠浮天镜,飞丹跨海虹。五云缥缈下,六寺有无中。
弹指违秦世,披襟忆晋公。鹧鸪啼不尽,春事在田功。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晓起一开镜,梅花影镜傍。
转镜失花处,方知不是妆。
西湖南湖斗綵舟,青蒲紫蓼满中洲。波渺渺,水悠悠,长奉君王万岁游。
茹蔬酌水度清晨,自是浮生洁静身。
好事频过三径晚,爱闲惜别五湖春。
品泉暗识南零味,鉴茗多藏北苑真。
且著青袍居膝下,少年未羡折腰人。
已住世间如影响,不牵法相论偏圆。山边茆屋随缘业,不是当时忍辱仙。
关门杨柳绿秧秧,关外杨枝白似霜。若道春光无别意,缘何一树两般妆。
惭愧兰芝女,还家恨解携。如何伯鸾妇,翻作仲卿妻。
星月原同影,鸳鸯不独栖。烛花随泪尽,愁听夜乌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