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君去还来否。倚西风、频搔短鬓,且攀衰柳。词句沈雄兼感激,似尔惊才希有。
论笔势、苍然最陡。可惜男儿分袂易,遍长安、寻煞无红袖。
谁为我,劝君酒。
芒鞋忆昨三边走。正严寒、连营毳帐,几重刁斗。从古阴山花最少,只有土花铺绣。
更只有、六花狂吼。今日秋容偏潋滟,小湖头、西子妆才就。
归去也,恰重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