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步通樵径,穿林挂箨冠。小寻溪磴坐,又过竹楼看。
蕉鹿双心化,鱼矶一水寒。薄游从此发,前路正漫漫。
刘宗周(1578—1645),字起东,别号念台,汉族,明朝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因讲学于山阴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。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,也是宋明理学(心学)的殿军。他著作甚多,内容复杂而晦涩。他开创的蕺山学派,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。清初大儒黄宗羲、陈确、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。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。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,刘宗周绝食而死后,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,这一危机延续至今。
饥饵黄精渴饮泉,了无长物正花妍。蔗浆可办逡巡饮,野老时来信宿缘。
秋遍丹厓频倚杖,潮生青濑独移船。清狂可是孤山兴,吟罢梅花伴鹤眠。
疾常从口入,智者谨腐肠。祸常从口出,君子尚括囊。
房周众宾客,嘲谑成中伤。雌鸡化为雄,佣者老梁砀。
抱月如可明,怀风殊复清。丝中传意绪,花里寄春情。
掩抑有奇态,凄锵多好声。芳袖幸时拂,龙门空自生。
当时玉斗碎鸿门,碧血空沾楚剑痕。满地落花皆汉土,不知何处著春魂。
岂谓驱车地,长年问鄚州。席回风四面,珠迥月中流。
剩室新鲛杼,危城隐蜃楼。鸣榔更伊轧,顿起故园愁。
荒村一带垂杨陌。断桥曲岸无行客。斜日片帆轻。春风樵子声。
暮山青草遍。烟里双飞燕。江上卷帘愁。蘋开见水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