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束徵书到远林,蓑衣江上也堪寻。行人每逐风尘化,志士宁忘沟壑心。
老大行藏非草草,旧时松竹自森森。归舟载得沧江月,还许深山入更深。
(约1486—1541或1544)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
谁识芗林秋露。胜却诸天花雨。休更觅曹溪,自有个中玄路。参取。参取。滴滴要知落处。
衡山三十里,樵子识君家。一路杉松雨,开门桃李花。
乍逢如宿昔,未老亦烟霞。叹息青灯夜,春衣冷欲加。
水满寒塘一望平,野花香里踏新晴。青林一簇南薰细,时送黄鹂三两声。
家令身危侯国计,洛阳谗摈涕流书。
都门祖帐何功德,千古徽名说二疏。
卖花声断雨蒙蒙,怯酒情怀易得中。
燕子自来还自去,胭脂吹老海棠风。
枯木难消只赋心,散愁长欲寄知音。调孤雌霓休文句,哭碎灵床子敬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