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约1486—1541或1544)明广东南海人,初名献科,字叔贤,号西樵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正德中授礼部主事,调吏部员外郎,旋从王守仁问学,谢病归西樵山中,读书十年。嘉靖初还朝,以议大礼称帝意,骤进少詹事。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辅政。持论和平,而舆论视为奸邪,连被劾。又见帝恩威不测,三疏引疾归。有《周易传义约说》、《西樵遗稿》。
汪家兄弟皆奇才,联飞齐上黄金台。驰声东观二十载,一官不调众所猜。
朝来忽报除书下,却指南雍问官舍。雁行分飞心万结,聊复对床相慰藉。
白楼兄行复情亲,聚首一堂春日温。岂徒文字破落莫,直使风俗还真淳。
官河水寒冰欲结,车轮已驾不可脱。试问功名际会难,何似别离情更切。
江东山水梦游中,故人更思罗与丰。因君寄语翻作恶,目极江云千万重。
黄云亘郊野,农力今有功。兹乃民之天,治理根其中。
我虽未及粒,已觉饥肠充。田头父老过,击壤今岁丰。
自愧无寸积,坐享雍熙风。秋成既如彼,况对菊与枫。
气澄天宇高,心寂尘累空。木落山献体,波缩沙留踪。
遐兴何悠悠,迅景何匆匆。俯仰田舍底,或能保初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