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泉来无穷,发自嵩岭背。
奔驰两山间,偶与乱石会。
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
坚姿未消释,?截嶭俨相对。
居然受喷泼,雷转诸壑内。
初喧堕深谷,稍放脱重隘。
跳沫溅霏微,余澜汹澎湃。
宸游昔事远,绝壁遗刻在。
人迹久寂寥,物理爇兴废。
相君厌纷华,筑室俯湍濑。
濯缨离尘垢,洗耳听天籁。
将追赤松游,自置青云外。
道人亦何者,预此事归计。
犹恐山未深,更种万株桧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薰风池阁。小红桥下荷花薄。沙平水浅山如削。水上鸳鸯,何处风吹落。今朝端午新梳掠。锦丝围腕花柔弱。人生只有尊前乐。前度刘郎,莫负重来约。
颇习田野事,偶居朝市间。前尘应妄想,旧观辄来还。
甘井如汲涧,高城疑望山。更怜车马绝,日在掩柴关。
所爱宁容易,慈言况共持。发肤原一体,长短几千丝。
塔与卢能并,峰连婺女奇。谁怜头顶上,霜雪已垂垂。
调弦弄管两无成,俯仰惊看岁月更。金尽惟馀书可卖,砚荒空有笔能耕。
檐边雨滴添愁思,陌上花开动客情。兀自引吭歌一曲,任人误作不平鸣。
一株繁艳春城尽,双树慈门忍草生。愁态自随风烛灭,
爱心难逐雨花轻。黛消波月空蟾影,歌息梁尘有梵声。
还似钱塘苏小小,只应回首是卿卿。
燎野焚林见所从,惹空横水展形容。能滋甘雨随车润,
不并行云逐梦踪。晴鸟回笼嘉树薄,春亭娇幕好花浓。
有时片片风吹去,海碧山清过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