蔼蔼才名世,骎骎日转禺。
一时同接淅,平昔共栖梧。
揽辔真壮士,拥旄良丈夫。
尘埃脱缁绶,水石慰霜须。
胜地来相失,清樽未暇俱。
射余空见帖,铸罢只观橅。
归计何当决,徂年贵早图。
槛中终为食,韝上耻闻呼。
顾我千羊毳,平生一钓舻。
微官不须满,也复试游吴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七卷灵溪集,有谁能为传。既劳亲校勘,便得与雕镌。
从昔诗虽在,因兹名可全。摩挲新叙引,羡尔广文贤。
水边独立看黄昏,梅蕊能销客子魂。淡霭清钟知隔寺,微风幽笛是前村。
牛羊径路生寒色,鹅鸭陂池裂冻痕。一种清怀几多景,鸦栖密木更翩翻。
切切诉何事,无人知汝心。正繁灯欲死,乍断月应沉。
申旦谁能那,悲秋自不禁。痴人偷向壁,侧耳一相寻。
脩泉汲短绠,太山寄秋毫。赤松未必尔,勇去还渠高。
驰电非久炬,瞥火现青华。五通成达仙,道品登三车。
庵罗列宝树,恒河泛金沙。怖碍允都捐,是证生者涯。
玉节南来两使星,埋轮折槛有家声。不嫌斋榜民为重,去国当时一叶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