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苗出土正纤纤,春早寒官令尚严。
云覆南山初半岭,风干东海旧盐。
来时瞬息平吞野,积久欹危欲败檐。
强付酒樽判醉熟,更寻诗句斗新尖。
点缀偏工乱鹄鸦,淹留亦解恼船车。
乘春已觉矜余力,骋巧时能作细花。
僵雁堕鸱谁得罪,败墙破屋若为家。
天公爱物遥怜汝,应是门前守夜叉。
〈是岁京师雪尤甚,鸱鸢冻死如积。
〉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两朝人物叹贤豪,凛凛清见晚见褒。
江汉但归沧海阔,丘陵难学太山高。
放怀诗酒机先息,回首功名世自劳。
久愿作公樽俎客,恨无三亩斲蓬蒿。
半刺为官美,临邛自古名。何言缇轼宠,要侍版舆行。
仙籍新年贵,宾僚旧日荣。壶桨故父老,应在半途迎。
良宵胜地一时兼,南北轩窗尽卷帘。风度竹声凉细细,月摇江影白纤纤。
谈当快处童偷笑,酒到酣时客唤添。渐近清秋天似洗,隔城遥出几峰尖。
千年文献德阳城,瑞应旗山喜气生。一片书台顶上月,照人心地独分明。
孤坟两松树,风起秋阴暮。日出沙草黄,野烟白于雾。
斯人盖棺定,长夜无由寤。浮生竟何为,陡觉伤驰骛。
二气积惨悽,山川莽回互。何不学神仙,翰飞饮朝露。
悲哉茂陵骨,曾为学仙误。
竹间彼何人,抱瓮靡遗力。遥夜更不眠,焚香坐看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