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筑高深已有山,起居清润可无泉。
穿墙白练秋声细,照屋清铜晓色鲜。
已放鱼虾嫌跳掷,更除萍藻任漪涟。
只应明月中霄下,长共禅心相向圆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貌古而清,语俚而新。
同乎流俗,大有迳庭。
常心是道,杀人活人。
使当时磨下玉洁冰清,则杨岐一宗未必中兴者也。
得非阿瞒党,忍作发丘郎。
谁实驱为贼,官今视若常。
故无金碗出,岂有竹书藏。
风俗衰如此,非徒痛此殇。
孤根忆向雪中移,早被春风次第知。
夺汝岩栖近城郭,多应相怨不相思。
侧听长须得好音,笑谭已复替呻吟。
逃知二竖今无地,仇想三彭亦就禽。
定免带围忧沈约,可须檄手待陈琳。
尚须十日安岑寂,酒圣诗愁恐未禁。
一骑白云深,投鞭入远林。断霞将夕照,归鸟下幽岑。
说法窥禅性,焚香静客心。空门聊一寄,明发又骎骎。
蓬莱千仞削孤根,玉座遥瞻黑帝尊。细草繁花秋滴露,彤云紫雾画当门。
天河近向怀中泻,鳌极遥从掌上翻。知驾麟车何处去,满山凉月啸清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