叠石初成得赐环,未应苔藓上苍颜。
据鞍华岳旌旄里,回首淮山梦想间。
烽火日传西塞静,丘陵应伴壮心闲。
终南太白皆公有,肯向庭中更作山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相思情不极,有梦到愁边。
流水柴门半不关,个中真景贮壶山。雨晴鸥鹭浮沉见,日落渔樵远近还。
几度琴尊风月下,数声鸡犬竹篱间。先生独得丘园趣,不羡飞黄出帝闲。
龙马出,应皇德。皇圣仁,覆万国。天祐圣,贞符锡。圣子孙,千万亿。
卫幕已镌东白志,西涯又撰孺人碑。莫道不传家世事,当年兼有两公知。
漠漠江浔一小亭,谢官归老鬓星星。梅和雪色侵闲幔,雁杂凫翁印浅汀。
青紫千重身外物,乾坤一叶水中萍。眼前好景只须醉,不用玄霜衬鹤龄。
棹郎大似半边蝇,摘蕙为船折草撑。
今夜不知何处泊,浪头正与岭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