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坛王屋北侵河,高比嵩丘一倍多。
小有清灵今尚在,俗缘深重奈成魔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西墅频劳梦,北堂久不过。夜寒虫蠹简,春冷凤停梭。
草木伤心尽,江山洒泪多。焚黄应有典,早晚到岩阿。
谁家亭院自成春,窗有莓苔案有尘。偏是关心邻舍犬,隔墙犹吠折花人。
费续新农合,寻閒还故乡。半竿升薄日,一地落初霜。
心急车嫌缓,身疲风恨狂。苦寒辞不得,念念在萱堂。
三年悲宦迹,天地此空亭。棱角磨须尽,方圆化欲冥。
相看头半白,又见草还青。大醉拼今夕,无劳叹独醒。
荔枝今已过,何事欲南游。雨落百城暗,寒生六月秋。
世宁多赵尉,秦尚有穰侯。客子幸无恙,归来看蒯缑。
邓尉开山久,轮王结宇深。湖光同练水,梅树即珠林。
客兴乘春霁,僧斋过午阴。望中枝勿剪,无碍是禅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