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典午逮永和,世事甚窳呰。北伐亹方新,重敛资奸宄。
逸少居会稽,端为佳山水。今观所为序,用意极吊诡。
俯仰皆兴怀,彭殇非一轨。区区为怀祖,誓墓岂即是。
遗世方恝然,谓当以乐死。恭惟天生才,贤圣众所恃。
怀宝谅非难,事国或尽瘁。夷叔安足希,如尊乃勇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