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食稻不食粟,老居颍川稻不足。
人言小麦胜西川,雪花落磨煮成玉。
冷淘槐叶冰上齿,汤饼羊羹火入腹。
五年随俗粗得饱,晨朝稻米才供粥。
儿曹知我老且馋,触热泉城正三伏。
田家有信呼即来,亭午驱牛汗如浴。
吾儿生来读书史,不怬田间争斗斛。
今年久旱麦粒细,及半罢休饶老宿。
归来烂熳煞苍耳,来岁未知还尔熟。
百口且留终岁储,贫交强半仓无谷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晴江渺渺跨江干,春涨平湖万顷寒。欲挽银潢供砚滴,坐如震泽在毫端。
避喧迁出郭,岁晚尚担簦。
隔室大於斗,长途滑似冰。
岂无问字酒,共守读书灯。
老病须微禄,归田恨未能。
安得如鹏两翼张,须臾身到广寒旁。殷勤推荡阴云去,坐见全明照四方。
萧疏岚影乱芙蓉,濯濯迎熏挺数峰。才见飞猿穿绝峤,又惊舞鹤下孤松。
罗帕分香,玉钗留股,东风羞记初盟。残杨剩柳,休问啭春莺。
虚向蒲关驻马,淹误了、云路鹏程。伤心处,枕寒衾冷,香梦杳难成。
章台人远,寻春计晚,露蕊凋零。叹落花有意,流水无情。
好事从来易阻,御沟里、红叶难凭。空惆怅,夜深人静,辜负月华明。
何处春偏胜,江门旧草堂。和风团燕雀,迟日散牛羊。
细草当窗绿,残花隔水香。老狂犹稚子,拍手咏沧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