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道虽云久,沉奇竟未除。
炎烝度三伏,晻暧觉中虚。
嘉谷不自长,荒榛终费锄。
何辞用兰石,梨枣得扶疏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堂堂岁月去骎骎,才见红芳又绿阴。春草天涯孤客恨,暮云江上故人心。
蝇蜗名利年来淡,湖海交情老愈深。欲整焦桐歌古调,半帘疏雨漏声沈。
香来著吾怀,先想织织手。
果遇赠香人,经年何恨久。
分备渐无补,淹留忽岁残。凄风催短景,臈雪作凝寒。
世路人心险,他乡客鬓单。亲闱千里梦,旅舍百忧攒。
万感悲欢集,孤踪进退难。防危身佩剑,罹枉发冲冠。
衰鬓惊年换,幽怀坐夜阑。画堂烧绛蜡,对影共盘桓。
年来五十筋力衰,不耐风霜不耐雪。
手为寒凋可鑢磋,足为冻冽如刀切。
泥泞跋涉负涂豕,硗确陟降蟠山鳖。
欹行横行又跳行,忍痛忍饥复忍渴。
此劳此苦岂再堪,焚舟之战惟一决。
香雾湿红英。玉漏初停。庭闲如水竹声清。人在隔花栏畔倚,倩影伶俜。
夜静罢调笙。月上疏棂。微风轻飏绣帘旌。料峭春寒欺薄袂,逼醒馀酲。
老去情怀远别难,殊方为客岁华阑。至今歌筑悲燕市,却喜衣冠睹汉官。
王事敢言原隰苦,病躯偏觉雪霜寒。可怜此夜沙河月,清景应同万里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