岸帻携筇夜夜来,蒲团纸帐竹香台。
直须觅取僧为伴,更为开庵劚草莱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十瓜十梅得十竹,君应笑我喜可掬。芳华春育岂凡同,苦节冬藏惟劲独。
取才要记自高台,著实能忘本深谷。寄谢悠悠莫惊嗤,草木无情山涧绿。
低树含霜晚翠新,登临的的欲寻真。花开佛面能供客,鸟弄山阳解似人。
暂以风流侵韵雅,莫将幽会动星辰。相看不尽分题兴,日落孤城万壑皴。
娶妇今六载,止遗一女婴。诸弟俱未婚,尔目安能瞑。
德胜东平弟与兄,共誇乐国似蓬瀛。近闻传令安黎庶,欢动山南十万兵。
九子山中鸠乱啼,合溶镇上马频嘶。霪霖十日沮漳泛,时有衙官来护堤。
青小荷钱,莲底藕丝萦抱。忆当年、琼箫缭绕。妆台帘捲,看秾桃夭好。
有谁怜、杜鹃啼老。
掩尽重门,只恐春风吹到。对朝云、西楼半绕。愁怀如许,料天还知道。
碧窗月、旧时曾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