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来送师归,今日迎师去。
送迎我何劳,师乃困行路。
天公将归谁尤,耗释此下土。
一水祸未忘,旱势复如许。
小民惟怨咨,惜莫知其故。
径须凭佛力,庶可回帝怒。
自怜操持约,一念寄香缕。
氤氤才上彻,云色暗窗户。
数声跳珠急,忽已忘处所。
老僧笑谓我,水旱要有数。
德非与天通,造请辄违拒。
官岂真德人,天意遽相与。
更看鞭雷公,滂沛逐飞双。
定身固如如,未始间行住。
抗走不少停,政恐尘埃污。
倾心太平日,十五一风雨。
官既罢迎送,师亦得安处。
我闻低头谢,勤尔相诲语。
作诗书长松,来者尚有取。
李薰,生平不详。按其诗称王钦若、吕大防等人已故,又有诗作于“丙寅岁”,即高宗绍兴十六年(一一四六),则当为高宗时人。今录诗六首。
八荒驰惊飚。
万物尽凋落。
浮云蔽颓阳。
洪波振大壑。
龙凤脱罔罟。
飘摇将安托。
去去乘白驹。
空山咏场藿。
严光隐富春,山色溪又碧。所钓不在鱼,挥纶以自适。
余怀慕君子,且欲坐潭石。持此返伊川,悠然慰衰疾。
石匣城边月正明,一年两度数归程。昔人藏剑知何处?碧落秋空露气清。
出水红芳,信污泥不染,冰心皎皎。如睡如醒,有恨无情,几度风清月晓。
采莲歌起轻摇桨,任叶底、鸳鸯梦好。香飘处、粘天相碧,烟云缥缈。
万里湖山一棹。问满载归来,并头多少。佛国灵根,海岛鲜葩,回首沧江路杳。
香消翠被寒初觉,长怕是、西亭秋老。青筒酒,须将琼浆饮饱。
涌金门外柳条丝,岳有新祠白有碑。一句叮咛君记取,西陵莫作小苏诗。
一窗凉透。重阳风雨来新候。龙钟老态,新怜双袖。
不是诗人,也比黄花瘦。万里战尘惊驿堠。长驱扫尽东邻寇。
歌声凯听饶加奏。四塞河山,版籍当依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