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胄森严意气豪,马头威振阵云高。戎王胆落天山外,鼠首穹庐望羽旄。
刘大夏(1436年—1516年),字时雍,号东山。湖广华容(今属湖南)人。明代名臣、诗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升任兵部尚书。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,辅佐孝宗实现“弘治中兴”,与王恕、马文升合称“弘治三君子”,又与李东阳、杨一清被称为“楚地三杰”。明武宗即位后,刘大夏屡疏请辞,以太子太保衔归乡。刘瑾专权时,被罚戍肃州。正德五年(1511年),遇赦返乡,旋即复官致仕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刘大夏去世,年八十一。追赠太保,谥号“忠宣”。刘大夏能诗,有《东山诗集》、《刘忠宣公集》等传世。
青青长信草,无意学逢迎。不厌凄凉地,春来还自生。
玉井不可到,玉泉聊可寻。
马行穿乱石,人语入深林。
川迥沙明色,溪喧谷响音。
我来方六月,云榭一披襟。
田塍常满雨常馀,绿遍溪南我独无。珍重天公不遗物,也分馀润到菖蒲。
茅茨带壑两三家,火种人归石径斜。
行值深山小春候,女郎祠下半岩花。
清晨览明镜,云鬟正玉钗。但得君前舞,犹胜香径埋。
一代言文学,千秋虞逸民。列星垂气象,沧海绌经纶。
太上有立德,其先不辱身。遐哉不可见,吾请事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