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残高阁月华低,曙色分来紫禁西。帘捲香烟龙衮见,佩和仙乐鹭班齐。
陛头咫尺承天语,花底从容坐御堤。遥忆故人何处是,楚天云树望中迷。
刘大夏(1436年—1516年),字时雍,号东山。湖广华容(今属湖南)人。明代名臣、诗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升任兵部尚书。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,辅佐孝宗实现“弘治中兴”,与王恕、马文升合称“弘治三君子”,又与李东阳、杨一清被称为“楚地三杰”。明武宗即位后,刘大夏屡疏请辞,以太子太保衔归乡。刘瑾专权时,被罚戍肃州。正德五年(1511年),遇赦返乡,旋即复官致仕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刘大夏去世,年八十一。追赠太保,谥号“忠宣”。刘大夏能诗,有《东山诗集》、《刘忠宣公集》等传世。
几处秋千愁日暮,一声鶗鴃唤春归。
红稀绿尽寻常事,不用长绳系落晖。
夜投顾墓村,霜花吹白门。
灯寒釜烟灭,船聚溪声喧。
仆夫悄不寐,老妪泣且言。
租税急星火,诛求尽鸡豚。
倾囊叹饥岁,接境愁荒原。
十室九逃散,如何卖儿孙。
问得前程去莫迟,月篷催着梦中衣。湖山一览阳应复,早向梅花赋式微。
病病相寻早是迟,锁空龛子做多时。
北邙山下明朝约,火后谁收眼底眉。
瓮中别作一家春,羒羜微生得效珍。
少贷陶家煎雪水,更论徐邈对贤人。
磨汤渍酒重分携,景霁风和二月时。
莫忘天津别君处,黄梅庭下半离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