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国寺饯薛君采缘陪诸僚登毗卢阁二十四韵

宝阁凌阊阖,煌煌镇帝京。梵宫兹栋宇,尘世俯檐楹。

饮饯叨群哲,追随缘一行。良辰属景豁,极眺有山晴。

王粲销忧兴,玄晖抚化情。如闻钧乐发,想见玉毫呈。

晤语应朝彻,相看或籁鸣。傍徨翻不惬,悽恻故多婴。

吐鲁今深寇,河湟正用兵。御裘心耿耿,班马泣喤喤。

况复横戈卒,还馀细柳营。皇灵须震叠,百二此藩屏。

谋庙思裴令,喻薪忆贾生。时犹工贝锦,星独耀欃枪。

鸡犬寰中困,貂珰座上盈。嫠怀常似丧,渴病分无成。

念拙机甘息,包荒德莫名。湿灰悲列子,肯綮感庖丁。

贱子公车辱,同人意气宏。忘年期好我,奋藻愧登瀛。

顿觉游蒙尽,弥怜灏气清。繁霜疏古木,残律振寒城。

赏倦谈禅夕,魂劳去客旌。凄凉燕燕赋,朗咏骨为惊。

李舜臣
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

猜你喜欢

古道停鞭看打围,征袍乍暖炙斜晖。弯弧紫燕追风去,攫兔苍鹰贴草飞。

野地割鲜争饮血,村墟沽酒更烹肥。各夸身手多轻捷,谁向南山射虎归。

隐隐滃绿雾,盈盈积玉斋。

浓香欲醉客,妙质不争春。

已是围林晚,那堪风雨频。

先生如有素,终日澹相亲。

建武薄三公,尚书领西掖。虽复当枢要,厥佩犹铜墨。

久次文无害,始为二千石。尾大终压身,备物仍典册。

千载同兹恨,学士充内职。上可蔽主权,下不膺吏责。

却顾九列人,黯黮无颜色。

政尔沉沉百念新,涧松谁复禁樵薪。孤根自分空盘结,旧馆何缘接燕申。

默向东风参造化,梦从碧落整星辰。十年涕泪兵尘里,满眼看春不当春。

宫漏迟迟不受催,出花光景渐徘徊。

万方日日春台上,不道东风恰始来。

楼下江声杂雨声,断云初掩断霞明。吹残恶热凉生面,泻作奔流绿绕城。

扰扰惊禽栖不定,娟娟缺月坐来生。遥知举白酬丰岁,醉里凭栏句又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