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是祗园佳境深,白云堆里路难寻。禅房未了看花兴,清梵空闻隔叶音。
酒醒微风双树远,诗成斜日半山阴。相逢拟就汤休宿,古钵分泉洗渴心。
刘大夏(1436年—1516年),字时雍,号东山。湖广华容(今属湖南)人。明代名臣、诗人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升任兵部尚书。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,辅佐孝宗实现“弘治中兴”,与王恕、马文升合称“弘治三君子”,又与李东阳、杨一清被称为“楚地三杰”。明武宗即位后,刘大夏屡疏请辞,以太子太保衔归乡。刘瑾专权时,被罚戍肃州。正德五年(1511年),遇赦返乡,旋即复官致仕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刘大夏去世,年八十一。追赠太保,谥号“忠宣”。刘大夏能诗,有《东山诗集》、《刘忠宣公集》等传世。
北窗最与嬾相宜,世上纷纷了不知。
露井甘寒初浚後,小山葱蒨乍晴时。
粗餐岂复须鲑菜,蓬户何曾设扊??幸有床头藤杖在,登临未遽叹吾衰。
磊落生平志,酣歌万虑空。
名从敦朴重,家为克勤丰。
谁与莱衣戏,唯余杕萼红。
素车惭有阻,挥泪洒霜风。
妙高峰顶,不住正处。毗耶离城,别闻一路。铁钵铜瓶,葛巾草履。
付者不取,取者不付。谷有归云,木凝甘露。师子嚬伸,象王回顾。
门外老胡,一苇横度。
庄浪濠津,巢步颍湄。冥心真寄,千载同归。
乱后谁归得,他乡胜故乡。直为心厄苦,久念与存亡。
汝书犹在壁,汝妾已辞房。旧犬知愁恨,垂头傍我床。
百卉飘零尽,孤鸿何处归。高楼横暮笛,万户捣寒衣。
南国江湖远,佳人尺素稀。独愁谁与晤,明月鉴重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