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花县眼中人,别驾淮阳又几春。曾共乌台高十仞,郑郎今著白纶巾。
(1428—1500)明广东新会人,字公甫,号石斋,晚号石翁,居白沙里,学者称白沙先生。正统十二年,两赴礼部不第。从吴与弼讲理学,居半年而归。筑阳春台,读书静坐,数年不出户。入京至国子监,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。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,乞终养归。其学以静为主,教学者端坐澄心,于静中养出端倪。兰溪姜麟称之为“活孟子”。又工书画,山居偶乏笔,束茅代之,遂自成一家,时呼为茅笔字。画多墨梅。有《白沙诗教解》、《白沙集》。
请田戎猎凛英风,万乘犹知畏笔公。
晚节不容非老秃,世无明主曷知忠。
石巉巉兮水沄沄,兰薿薿兮扬清芬。思搴芳兮以纫佩,赠天涯之夫君。
望夫君兮不见,见三湘之暮云,吁嗟乎三湘之暮云。
功臣三十二,剑佩蔼云台。
第一人知否,曾闻孝母来。
仙山初指明初明,倚棹因妨半日程。
云里未忘寻去路,世间争合有浮名。
岩空闇老松千尺,天静时闻鹤一声。
更谢暮霞怜惜别,满坡红影照峥嵘。
重云冒山椒,大江浸其麓。
通为一沮洳,哀此涂泥渥。
居寄佛杀山,举趾厌局促。
余飘污巾几,积润繁篁竹。
门前耕野静,时得舒倦目。
美哉百亩稻,整整照人绿。
深芜下白鸟,霁岭明秀木。
感此歌丰年,卒岁期饱腹。
源高云表许谁穷,飞出岩前百丈雄。岂是山神作灵怪,解将烟雨变晴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