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勋德在明时,南纪公来偶视师。谁使中军生气色,独筹前箸卧旌麾。
岘山有泪堪常堕,章水无情任所之。辽海只今忧未浅,不当还出佐支离。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
丹凤楼前持诏出,五羊城下放舟来。雨苔已蚀销兵柱,春草都荒望汉台。
杖采仙蒲青玉节,酒分香桂碧螺杯。不妨日对南风醉,绿水红蕖翠幕开。
玉管葭灰细细吹,流莺上下燕参差。
日西千绕池边树,忆把枯条撼雪时。
凿井得泉水,清泠碧照人。铜瓶罢远汲,稍解仆夫勤。
昔闻安济王,乃祀恶水神。是在梅口镇,有庙当江滨。
维潮亦祀王,实以季汉人。峨峨永昌守,屏汉为贞臣。
碧鸡金马气,飞作瘴海春。水旱祷辄应,灵异惊潮民。
时或值奇灾,神若与人亲。蜿蜒下神座,苍苍之而鳞。
维神变不测,诚否验喜瞋。毋谓民多顽,见神顽者驯。
毋谓民多贫,祀神富不贫。乃复祀三山,是曰明独巾。
昌黎实祀之,山界潮梅循。山神或为蛇,于水龙其身。
一龙而一蛇,是乃见道真。
纵目平芜阔,居然古战场。寒沙沈剑戟,废垒下牛羊。
日落墟烟寂,天空秋水长。乱余几人在,应与计耕桑。
红染芙蓉。似晓霞丽日,秋满珠宫。瑞彩朝来,都做和气葱葱。共庆龟台降祉,化均凤历同风。升平助阴化,奉养余闲,翰墨鸾龙。
群仙移彩仗,尽红妆玉带,乐震霜空。响入千岩,芳桂香散房栊。劝寿天颜有喜,奉觞雁序雍容。蟠桃待从此,岁岁今朝,荐酒瑶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