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高长说耻凫趋,岁晏园林恋隐居。
陋巷自甘栖短褐,侯门终不曳长裾。
夜吟雪屋冥搜句,春结烟蓑老钓渔。
为我红尘偶为吏,近来还寄绝交书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天下无个事,巧著事便生。
濂溪一赋在,座右不须铭。
史君尚清净,携客无杯肴。茗酌诵佛经,尘缘顿沉抛。
疏云堕檐际,微风汎林梢。吾心已皎皎,我学岂譊譊。
濡毫题名姓,识此逍遥交。
结客囊空强自宽,故移金橘傍阑干。世人只羡黄金好,质有真金可静看。
小斋斗大四壁立,只著匡床与瓦炉。不涉语言君识否,莫从门外著工夫。
真是房星夜降精,双瞳下照水波明。浴回有翼应飞去,万里风云是一程。
爱酒陶彭泽,忘年汉孔融。别来惊早燕,归去羡征鸿。
道直交游少,心知气槩同。客愁应不尽,相忆更无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