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水苔矶阻旧游,梦回空馆却凝愁。
一声江笛巴云暝,半夜山风楚树秋。
星落古池孤影动,灯摇疏壁冷光幽。
迟明不寐空搔首,踪迹何由得狎鸥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飞雪安能住酒中,闲愁见酒亦消融。
山家有力参天地,不放清尊一日空。
不见石屏老,相逢问客船。长沙闻近别,行在定虚传。
兵革来书断,江湖望眼穿。他时同话此,把臂喜应颠。
困臂知三折,攻顽费七旬。
不闻覆杯水,能救一舆薪。
俗傲轩辕圣,巫夸越女神。
百年勾漏术,触处白头新。
不整军容北射狐,却资媒翳取欢娱。
山梁饮啄关何事,浪费君王金仆姑。
孝标昔辨命,流落多愤辞。邅迦十年间,才地良可悲。
人生贵达志,富贵非我思。仰观苍天云,舒卷任汝为。
萍梗真无定,天涯又一时。词人共清夜,归客况临岐。
横被情偏洽,听鸡梦屡迟。话深天渐曙,谁忍听歌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