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歇南山积翠明,淡云消尽远天晴。
漪涟不动秋塘静,独拄寒筇绕岸行。
莱国忠愍公寇准(961-1023),字平仲。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进士,授大理评事,知归州巴东、大名府成安县。天禧元年,改山南东道节度使,再起为相(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、景灵宫使)。天圣元年 (1023) 九月,又贬寇准衡州司马,是时寇准病笃,诏至,抱病赴衡州(今衡阳)任,病故于竹榻之上,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。皇佑四年,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帝为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今传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。
入水作田,上山伐薪。人世几何,终岁苦贫。安有灵药,化为羽人。
呼吸光景,为君外臣。
藁砧不可期,莲子空相托。
欲寄一封书,惟愁被姑觉。
幽经秘箓弱水外,何以得到兹山中。
傥逢叔夜能相许,会伴长休学御风。
安肯向春阴,群然发锦林。黄存秋后色,赤抱日边心。
喜附兰阶臭,羞誇菊砌金。敢忘涓滴润,雨露不时临。
二月山城暖正融,桃花开尽杏花红。朋游零落春风后,客况凄凉暮雨中。
闽海几年谁寄雁,淮山千里独乘骢。玉堂蓬阁如天上,此日怀人思不穷。
玄武开新苑,龙舟宴幸频。渚莲参法驾,沙鸟犯句陈。
寿献金茎露,歌翻玉树尘。夜来江令醉,别诏宿临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