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炎正(1145—?)字济翁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杨万里之族弟。庆元二年(1196)年五十二始登第,受知于京镗,为宁县簿。六年,除架阁指挥,寻罢官。嘉定三年(1210)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,诏与在外差遣,知藤州。嘉定七年又被论罢,改知琼州,官至安抚使。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,多有酬唱。
昔我来吴门,憙识陆公子。公子不羁才,饮酒被纨绮。
长剑倚耿耿,胡绳索纚纚。弱冠爱文章,奇书称宛委。
俯仰隘八荒,海内望丰采。伫看列上台,雍容辅当扆。
鼎门庆有馀,周道平如砥。忽传消息来,竟以蹈海死。
乍闻犹恍惚,沈沈乃真矣。遗蜕逝茫茫,凄凉馀行李。
上有白头亲,梦中舞莱彩。君性旷且聪,陶然乐素履。
纵有难言隐,未必无生理。胡不遁空山,胡不归故里。
岂其厄龙蛇,无端折蘅芷。国运丁阳九,天下滔滔是。
荆天兼棘地,堕入樊笼里。众醉我独醒,人事久糠秕。
敢效屈灵均,一洗顽懦耻。毁誉听之人,我心终不悔。
君也本通儒,一朝成烈士。此时震寰区,异日垂惇史。
霭霭岭头云,潺潺江上水。至今池馆夜,仿佛逢山鬼。
临风酬一杯,四野秋声起。落日望崦嵫,吾将诉真宰。
孟帽辞风,陶园涉日。漫夸筋力。看菊缘悭,裁筒羡杯碧。
山鸿海燕,同逆旅、光阴为客。甘寂。蜗屈一庐,作权时将息。
相逢柳陌。张绪当年,芳馨竞声藉。游鞭指路去国。
各南北。孰惜插萸人老,犹叹劫尘亲历。■翠微凝望,吟兴比浓茶色。
阿母今朝,飞下琼楼金阙。先教玉女,为传言细说。蟠桃手种,尚记此春时节。三千春後,开花初结。
宴罢瑶池,洗娥眉、已半雪。九旬偷度,笑韶光一映。仙翁日月,算与人间全别。从今一岁,年年三月。